第64章(2 / 7)
得到这个答案,桓姚又再次昏睡过去了。
与桓冲的对战,在两天后,豫州援军到来之际,逆转性地取得了胜利。桓歆直接占据了扬州州城,将叔父桓冲打入牢中成为了阶下囚。
这场动乱,前后持续了十来天。扬州州城离建康只得几百里,桓氏内乱的消息早已在建康和整个江南传播开来。
不得不说,所有被桓氏压迫着的江南士族们都暗喜于心,甚至有些幸灾乐祸,桓温养了个狼崽子,还把他自己咬了一口!桓温如今病重,桓熙桓济都没什么大才,桓歆又和桓温对着干,唯一可堪重任的桓冲,也成了桓歆的阶下囚,这种分崩离析的状况,完全是桓氏衰落的前奏。
被桓氏压迫了许久的士族们,开始活动起来,筹谋着如何在桓氏互相残杀的夹缝中谋夺自己的势力。
可惜,好景不长,半个月后,桓歆率十万水军顺流而下从西边直逼建康城下,南边由其心腹将领张源率十万步兵包抄扬州,而北部,作为东部战场桓氏领军人物的周远道,亦奉桓歆为主,率徐州五万精兵围堵建康。
短短的半个月之间,建康和扬州便被围成了孤岛。
扬州守军十五万,绝大多数都被桓氏掌控,其中派了八万人支援伐燕的东部战场,至今未归,是以相当于有八万人在周远道手中,实际驻守的只有七万。加上京畿守军,各世家家兵,最多不会超过十二万。
而反贼桓歆,各方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五万,几乎是建康和扬州兵力总和的两倍。
桓歆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,他要造反称帝,遣使前往建康,告知士族和众兵家,“臣我者不杀”。
面对如此明显的兵力悬殊,许多人都害怕和退缩了,有了降意。但士族领头人中,却不乏真正有风骨者,譬如谢安。率领全部军队,孤注一掷,准备打开南边的包围圈,为众大世家打开一条通往南边蛮夷之地的通道,以求东山再起。
所谓哀兵必胜,集中全部兵力攻打张源围堵的南边关隘,未必没有胜算。只是士族中,贪生怕死者众,对战开始后第五天,面对源源不断从西边增援的桓氏援军,副将王导便率半数以上将领开城投降了,即使有大才如谢安,也无力回天。
北部周远道的军队,完全只是起了个震慑作用,建康禁军统领孙非,作为桓歆的内应,直接打开西边的阊阖门迎接桓歆进京。
世家贵族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围城,根本没有逃逸的机会。桓歆不是一个仁慈的将领,顽抗者,全数就地处死,几天之间,杀了好几百士族,无论老弱妇幼,一律都没放过。
并不是所有的士族都那么有傲骨,宁死不屈,在绝对的强权之下,绝大多数人都乖顺地选择了向桓歆称臣投降,以求保住性命。
↑返回顶部↑
与桓冲的对战,在两天后,豫州援军到来之际,逆转性地取得了胜利。桓歆直接占据了扬州州城,将叔父桓冲打入牢中成为了阶下囚。
这场动乱,前后持续了十来天。扬州州城离建康只得几百里,桓氏内乱的消息早已在建康和整个江南传播开来。
不得不说,所有被桓氏压迫着的江南士族们都暗喜于心,甚至有些幸灾乐祸,桓温养了个狼崽子,还把他自己咬了一口!桓温如今病重,桓熙桓济都没什么大才,桓歆又和桓温对着干,唯一可堪重任的桓冲,也成了桓歆的阶下囚,这种分崩离析的状况,完全是桓氏衰落的前奏。
被桓氏压迫了许久的士族们,开始活动起来,筹谋着如何在桓氏互相残杀的夹缝中谋夺自己的势力。
可惜,好景不长,半个月后,桓歆率十万水军顺流而下从西边直逼建康城下,南边由其心腹将领张源率十万步兵包抄扬州,而北部,作为东部战场桓氏领军人物的周远道,亦奉桓歆为主,率徐州五万精兵围堵建康。
短短的半个月之间,建康和扬州便被围成了孤岛。
扬州守军十五万,绝大多数都被桓氏掌控,其中派了八万人支援伐燕的东部战场,至今未归,是以相当于有八万人在周远道手中,实际驻守的只有七万。加上京畿守军,各世家家兵,最多不会超过十二万。
而反贼桓歆,各方兵力加起来有二十五万,几乎是建康和扬州兵力总和的两倍。
桓歆毫不掩饰自己的意图,他要造反称帝,遣使前往建康,告知士族和众兵家,“臣我者不杀”。
面对如此明显的兵力悬殊,许多人都害怕和退缩了,有了降意。但士族领头人中,却不乏真正有风骨者,譬如谢安。率领全部军队,孤注一掷,准备打开南边的包围圈,为众大世家打开一条通往南边蛮夷之地的通道,以求东山再起。
所谓哀兵必胜,集中全部兵力攻打张源围堵的南边关隘,未必没有胜算。只是士族中,贪生怕死者众,对战开始后第五天,面对源源不断从西边增援的桓氏援军,副将王导便率半数以上将领开城投降了,即使有大才如谢安,也无力回天。
北部周远道的军队,完全只是起了个震慑作用,建康禁军统领孙非,作为桓歆的内应,直接打开西边的阊阖门迎接桓歆进京。
世家贵族们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围城,根本没有逃逸的机会。桓歆不是一个仁慈的将领,顽抗者,全数就地处死,几天之间,杀了好几百士族,无论老弱妇幼,一律都没放过。
并不是所有的士族都那么有傲骨,宁死不屈,在绝对的强权之下,绝大多数人都乖顺地选择了向桓歆称臣投降,以求保住性命。
↑返回顶部↑